第608章 火炬质量认证体系
第608章 火炬质量认证体系 (第1/2页)这一个月以来发生的事情,总结起来就是——
日本跌倒,华夏吃饱。
当然,严格来说,从这里面获益的远远不止某一个国家。
在眼下的90年代末,日本虽然已经进入了后来所谓“失去的xx年”阶段,但人的认知相比现实世界来说一般是滞后的。
所以日本总体上的国际形象仍然是一个“发展势头良好的发达国家”。
对于同为发达国家的欧美各国来说,这种认知先天存在滤镜。
再加上一定的性价比和品(讲)牌(故)价(事)值,
就导致这个年月,乃至未来十几年内,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本来都应该处在强势阶段。
在原来的时间线上,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概二十年后,华夏制造业逐渐崛起,开始挤占日韩的生存空间。
然而如今,大规模造假的事情被常浩南设计提前戳破,并且造成了非常集中的影响,很多日本品牌本来就还没能完全摆脱过去质量低劣的形象,就重新被打回了原型。
这就直接留出了一個巨大,甚至还处在蓝海阶段的市场。
可以说,只要是个有工业能力,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,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。
这也是常浩南乐于见得的事情。
一方面,以华夏目前的总体工业水平来说,除了一部分重点领域以外,确实还做不到完全填充日本人留下来的市场空缺。
在这种情况下,自然是能把水搅混最好。
否则再怎么大的新闻,如果不能持续跟进影响力的话,人的记忆力都是非常短暂的。
要是真让日本人卷土重来,那肯定要比什么韩国巴西土耳其还有一票东欧国家要难对付。
另一方面,这样也有利于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。
反正到目前为止,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落井下石,不仅是有意蚕食欧洲的中低端市场,而且还纷纷在国内掀起对几个涉事品牌的调查。
只不过,因为是常浩南一手策划了这件事,所以华夏这边肯定是准备最为充分,获益相对比较大的。
总之,一轮极限操作下来,虽然不至于说完全干碎日本制造业,但可以肯定的是,后者必定要提前二十年走上下坡路了。
而考虑到日本的金融业实际上在更早一些年就已经基本完蛋,一个在虚实两条路上都走不下去的国家要如何发展……
笑死,那就不是常浩南需要考虑的问题了。
……
在动身前往蓉城之前,常浩南又特地去了一趟科工委。
主要是提交一份后续相关杂项工作的处理方案。
类似于留个锦囊计,只要兰新志照着里面的干,就不难顺利收尾。
否则到了蓉城之后,工作强度又要上去不说,还有很多外场任务,很容易出现联系不上人的情况。
耽误了这边的正事就不好了。
“这次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后,咱们装备工业司这个新部门,应该就算是彻底立住了。”
丁高恒半仰躺在自己的办公椅上,一边逐页悠闲地看着手中的报告,一边带着心满意足的语气说道。
虽然报告内容都是平铺直叙,但结合最近在国际市场上的大胜,内心里面还是感觉到很爽的。
只不过,毕竟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,不太方便表现在明面上罢了:
“先有火炬和C.B.法拉利成立的合资公司,后有在欧洲市场抢占日本企业的份额,内外两个层面都滴水不漏,再也没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了。”
装备工业司刚刚成立的那会,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。
一是说这样一个部门的存在显然是在跟市场化唱反调,也不利于华夏融入国际市场。
二是认为行政力量过度干预产业会导致制度僵化和不公平竞争,最后损害整个产业的发展云云。
都是老一套。
但在这个年代,这套话术就是很管用。
可以说,如果不是有经贸委那边提前跳出来掀房顶,吸引了一波火力,成立装备工业司这种“开窗”行为,甚至未必能顺利通过。
因此,在当时看来,绝对给科工委这边带来了足够的压力。
要是真干不好,乃至于出了什么乱子。
丁高恒本人都可能受到影响。
然而,仅仅两个多月时间,一切的担忧就都不存在了。
刚刚丁高恒所说的那两件事,可以说是直接打了所有质疑者的脸——
你说不利于华夏融入国际市场,然而我们装备工业司带头跟国外企业搞深度技术融合。
你说存在不公平竞争,可能损害整个产业的发展前景,然而我们带着一批并非科工委系统的企业,其中甚至包括兴澄特钢这样的民营企业成功打进欧洲市场。
还有什么话好讲?
虽然媒体层面的风言风语肯定不会消失,甚至还会随着这次日企在欧洲的大败而愈发变本加厉。
但这些人根本无法影响大局。
悬在科工委和丁高恒本人头上的风险,已经基本完全消除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